主持人:如果后期更看好大盘的话,可能再增加。下面我们来关注基金的一季报,基金季报首先能够看到统计数据是它的基金的总规模。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目前的总份额是2.63万亿份,管理资产的净值规模是2.18万亿元,比上季度相比,份额是减少了0.73%,资产的净值增加了0.7%,剔除掉被动指数基金,主动管理的权益类的和固定收益类的基金在一季度末总持的股市的市值1.02万亿元,约占沪深两市总流通市值的比例6%,相比去年4季度末的时候还下滑了0.3个百分点。现在得出一个结论,公墓基金目前已经不是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了,对于这样一个变化,阎女士怎么来看?
阎红:这个问题我们关注地比较早,我们在09年10月的时候在上海证券报有一篇文章叫后股改效应,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全流通,我们对于全流通的数据做了一个测算。根据当时上市公司公布的全流通的进程的季规划做了一个测算,当时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基金的影响力会逐步下降。回顾历史上基金持股占流通A股的比重,最高的时候是07年的3季度末期,那个时候占到28.16,主要是由于全流通时代还没有真正的到来,刚刚是原来的流通股加上股改对价,而真正的大非小非都没解禁,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6%,下降的幅度很大的。基金下降了主要原因是大小非解禁,同理我们就可以推出来,是谁大,就是大小非比较大,当时的统计就发现,除了占流通A股的比重下降之外,占其他主要股的比重也是下降的,对权重股的影响力也是下降的。从全流通后持股的情况来看,国有资本对市场的影响力显著增加,现在说应该占了主导地位。
产业资本在全流通之后会成为参与市场的增加和个股增加的重要力量,因为产业资本控制了相当大的流通股本。
主持人:这种变化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觉得是一个好事还是不好?
阎红:我觉得是一个正常的事情,至少我无法判断它是好还是不好,因为它确实回到了能够使股市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场所。
主持人:对于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包括不再是一家独大的角度来看,可能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阎红: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好事,但是整个流通股增多之后对市场构成压力,比如说08年以后,甚至包括09年、10年以后,市场在高位就承受不了压力,这个跟大小非都是有关系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投资者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基金的整体市场份额下降,它的影响力应该说也是下降的,但是它仍然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它对于引导和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方面,仍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它引导价值投资,比如说它在选股选时能力上面有一定的指向性,对于在整个市场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